-
臺南市中西區 (中西區(臺南市)=)
2025年適逢府城城垣300年,從歷史脈絡來看,商業、人口聚集和形成都市皆息息相關。
城門附近若有溪流通過,是人潮聚集地,附近的生活機能必是發達。
具有深度歷史意涵的臺南中西區,過去也是府城性別與地方的豐沛能量展現之區域,府城三郊的流金歲月在其中流動,交織著風花雪月的旖旎繾綣,以及眾多常民記憶的精彩投射。
5月,臺南即將迎來府城城垣節,5/3-5/10系列活動之一「織流:纖維藝術共創行動」由秝創藝負責人林佩穎擔任策展人,並號召纖維藝術家曾靖婷(織築坊)及孫佳暄(織織人工作室)一同進行規劃創作,聚焦於性別與地景,以女性藝術常見的布藝為材質,結合西門具重要意象之地標:西市場、寶美樓(多那之臺南西門門市),與當地社群相互連結、串聯,將看不見的西門再現為府城意象。
過去,位於臺南市的五條港曾是重要的貿易港口, 運送著地方的物產進出城門,金黃的稻米、晶瑩的鹽粒、香甜的糖、清香的茶葉、柔軟的鹿皮、精巧的竹器、新鮮的漁貨等,這些物產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也承載著豐富的文化意涵。
而現在的五條港深藏在城市之下,透過藝術知識分享與民眾共創,希望喚起人們對城門與水文歷史的記憶,邀請參與者在創作過程中,反思城市與水文的關係。
活動來源: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