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空」位於臺南市仁德區,在臺南機場東邊,代表的是空軍後勤司令部補給總庫。日本殖民時期,臺南機場被稱為「一空」,機場旁的空軍補給總庫則被稱為「二空」。
人口增長後,二空眷區的範圍也逐漸擴張,其中1959~1960年興建的406戶經費由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向全國貿易商會募款而來,為全國第四期籌建計畫,因此設立了貿易四村紀念碑。
2007年以前,二空新村曾多達922户,二空國宅(二空新城)2012年興建完成後,大部分眷村居民已搬遷至新建國宅。同時,臺南市政府也於二空新村現址保留14戶眷舍,並規劃將原眷舍修復再利用。
修復前,既有建築由木造結構、底層砌磚、上層編竹夾泥牆及雨淋板之複合外牆構成。主體建築分為南、北二棟,眷舍間以庭院、紅磚圍墻、160cm寬的巷弄相對,二棟建築前後還有各戶自行砌磚增建的空間。
本修復工程以巷弄感串連新置入的多元機能空間,在既有的樣貌下呈現另一種活潑的樣態。二空新村園區在保有眷村紋理的同時,也將原本封閉的聚落打開,期望強化此地與社區鄰里、學校的連結,使其對內成為居民生活場域的一部分,並以不同的形態訴說展示二空的歷史。
眷村建立時,除棋盤式的街道系統安置長條形眷舍外,另設置公廁、公共澡堂、廣播設施、供水設施(水井、水塔)、牛奶供應站、軍眷診療所等公共設施及自治會所需之集會辦公空間。隨時間演進,更出現學校、市場、廣場(公園或球場)、郵局、信仰中心(教堂),活動中心和各類民生所需之店鋪。
仁愛村(貿易四村)早期眷舍初完工時並無前院,眷戶便以竹編籬笆劃分前院範圍,用來種植蔬菜、作為廚房或倉儲空間,寬度可容一輛軍用卡車行駛。
-->
二空新村園區主體建築分為北棟與南棟,北棟設有管理室、一般廁所與無障礙廁所,北棟旁鄰仁和國小一側保留部分原眷舍的牆面和建築結構,形成特殊景觀;南棟設有一般廁所、無障礙廁所與半戶外廊道。南北兩棟之間則有磚牆和門簷形成的小巷弄。
園區南側的「二空防空碉堡」為臺南市政府2016年登錄之歷史建築,為重要的文資地景。碉堡旁有一架F5-E戰鬥機,緊鄰二空路、保仁路口交通節點,為園區戶外的重要入口意象。
(文字來源:臺南市政府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