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教堂
是一座結合白色教堂、懷石御膳餐廳及布丁工房的多功能休閒場域,最受注目的自然是白色教堂,無論外觀或內部陳設,一律採用白色作為主色系,教堂周邊還有風車、木製吊床、白色木馬、涼亭,別有一番風味。
是一座結合白色教堂、懷石御膳餐廳及布丁工房的多功能休閒場域,最受注目的自然是白色教堂,無論外觀或內部陳設,一律採用白色作為主色系,教堂周邊還有風車、木製吊床、白色木馬、涼亭,別有一番風味。
加利利宣教中心的方舟教堂是以八八風災漂流木打造,造型深具意義。草坪上有耶穌牧羊與可愛動物塑像,彷彿諾亞方舟的故事場景,漂流木高牆後面則是教堂,往山坡上的步道有如聖經故事廊道,一直通向小巧寧靜的祈禱間,還有一泓綠樹環繞的湖水,是欣賞夕陽的好地方。
※若需導覽,請提前預約
預約專線:06-5743941
胡厝寮彩繪村又名「外婆家的彩繪牆」,起因為三名孝順的外孫女,因擔心年邁外婆獨居在樸素老屋感到孤單,因此在牆上彩繪出各種色彩的童趣人物,希望藉由繽紛的色彩,讓外婆更有活力。一開始只是單純的白牆彩繪,後來整個社區都加入推廣,胡厝寮彩繪村的故事充滿溫馨且凝聚社區情感,除了適合打卡拍照,故事也引人入勝。
關廟區的新光里原本只是平凡的老村落,400公尺長的北寮老街,透過插畫家們的各類繪圖,一座座繽紛的牆面,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也為老農村帶來活潑的新氣氛。這裡的彩繪風格較偏寫實、鄉村感,細緻的風景繪圖、黑白水墨畫、寫實人物及動物插圖還有廟宇相關之八家將、廟會插圖及一般日常生活景象,與社區風格相互呼應,鮮艷的色澤增添了社區更多的趣味。
鹽埕圖書館外觀以書本的堆疊形式象徵知識的結晶體,呼應圖書館及在地特色。預計藏書10萬冊,除了童書、文學小說、運動保健等各類讀物外,還提供視聽資料供民眾借閱,期待成為南區民眾的學習與生活中心。
南區鹽埕還有2間必參訪的廟宇-鹽埕北極殿與鹽埕天后宮,前者主祀玄天上帝,後者主祀媽祖,其歷史演變與在地早期鹽田文化息息相關。另還可步行至鹽埕出張所,是日治時期專賣局設在當地的鹽務辦公室。
永康社教中心占地2300餘坪,在台灣鄉鎮市級的城市中,是少數結合大型展演空間、公共圖書館與研習教室的公立館舍,提供民眾閱讀、藝文交流、休閒和終身學習的場所,同時也展示具地方特色的文物,是永康區重要的文教機關和社區中心。
(1)社教中心因辦理整建工程自109年11月1日起至整建完工(預計111年5月31日)期間暫停場地租借
(2)圖書館於111年1月2日開館
【開館時間】
週二至週五:8:30-21:00
週六、日:09:00-17:00
【流通櫃台服務時間】
週二至週五:8:30-20:30
週六、日:09:00-16:30
*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永康車站最早可追溯至1903年的鳥松停車場,至1941年才正式成立木造站房,成為正式載客之火車站。目前的水泥磚造站房為1991年落成啟用。一直以來,永康站都是一個平凡低調的地方車站,後因與保安站共同發行「永保安康」紀念車票而聲名大噪,「永保安康」紀念車票因有祝福的美意,相當受到旅客喜愛。
園區前身是菸酒公賣局倉庫及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台南出張所古蹟,紅磚建築於20世紀初建成,過去長期被圍牆與大樹遮蔽,經整修後重新對外開放,辦有各式展覽活動。超過百年的出張所也重現日治建築和風雅致,現作為藝術工藝家的研發創作工坊。
新化原為西拉雅平埔族聚落,舊稱「大目降」,為西拉雅語Tavocan 音譯。西拉雅 (Siraya) 是台灣文字記錄最早居住在台南的族群,與大台南歷史和文化的形塑與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大目降文化園區原為警察宿舍,經修復之後成為一綜合園區,內有多個景點,例如武德殿、日式宿舍群、日式庭園、故事館、大目降廣場等,文化資產及文化設施密集,是認識大目降文化至今演變的最佳文史遊覽場域。
台江文化中心係全國首創融合「演藝廳、圖書館、社區大學」三合一的文化中心,也是全國第一個由下而上,聯合在地社區組織文化教育界人士以及社團、大廟領袖等公民參與發起的文化公共建設。
中心建築物設計成兩棟量體,分為劇場棟及教室棟,其中劇場棟為地上4層、地下1層之建築,包含一座可容納400至600人的專業級多功能劇場,其餘空間配置有劇場大廳、展覽空間、專業排練場及戶外表演舞台。教室棟則為地上3層、地下1層之建築,包含2間普通教室、4間特別教室、NGO交流室、行政空間及輕食餐飲空間等。圖書館將位於地下層,包含視聽區、書庫區、行政空間,為一少有之兼具綠色環境、教育推廣、與藝文展演之多功能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