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美術館2館
由石昭永建築師及日本坂茂建築設計事務所共同打造,是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所規劃設計的建築物。建築本體以鳳凰花為發想概念,五角形的外型將使南美館成為一座象徵臺南的文化地標,垂直錯落堆疊的展示空間,結合大型碎形屋頂,構成南美館2館的主要外型。
由石昭永建築師及日本坂茂建築設計事務所共同打造,是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所規劃設計的建築物。建築本體以鳳凰花為發想概念,五角形的外型將使南美館成為一座象徵臺南的文化地標,垂直錯落堆疊的展示空間,結合大型碎形屋頂,構成南美館2館的主要外型。
原為建於1882年的安平稅務司公館,日治時期曾改為稅關俱樂部、台南史料館。終戰後曾作為安平區公所使用。後來因知名商界人士邱永漢捐贈其典藏給台南市政府,市府便於該建築成立「台南市立永漢民藝館」,現改為熱蘭遮城博物館,內有「情境重現」、「固若金湯」、「官署故事」、「片鱗半爪」四個展示廳,博物館正前方仍保存有荷蘭東印度公司VOC標誌。
1932年,由日本人林方一創立的林百貨在台南市末廣町二丁目開幕,是台南第一間有電梯設備的大樓,老台南人俗稱五棧樓仔,第一名總是特別容易讓人記得,之後的容易被人忽略,台南市的第二間百貨,就是民權路上的美麗安洋品店,第一代的美麗安開在現在的B.B.Art斜對面,第二代搬到了B.B.Art現址,到第三代時再度搬家到了中正路。
只要抬頭,還能看見老屋外觀頂樓山牆上的"美"字,是美麗安洋品店餘留的見證,目前1與3樓為展場常有不同的藝術展覽,2樓為咖啡館,走進老屋內會被老屋獨有的格局魅力迷住,縱深非常深的老屋內有著大大的天井,頗有早期大宅院的氣勢,在主人的獨到眼光設計之下,維持原貌的與新設計的部分融合的非常完美,在這樣的老屋裡喝著咖啡,看看展覽,也是一種度過假日的愜意。
1915年,日本治理臺灣殖民地邁向第20個年頭,在不公義的稅制、法制以及無所不管的警察「大人」體制下,積怨日深,於是余清芳等人以西來庵修廟名義籌募抗日基金,同年夏天噍吧哖地方爆發了日本統治臺灣以來規模最大的武裝抗日事件。有數百人在事件當中戰死,數千人罹難,因牽涉這次事件而遭受逮捕、判刑的人,遍布全台各地,此歷史事件被稱為噍吧哖事件,也稱西來庵事件或余清芳事件。
2015年適逢噍吧哖事件100週年,台南市政府文化局整修玉井糖廠招待所等木造老屋規劃成「噍吧哖事件紀念園區」,園區的展館中陳列了許多歷史事件中的老照片與當時的武器,老日式平房的橫樑下立起了一根一根的柵欄,牢獄,是烈士們最後的棲身之地。園區旁之舊有福利社為「驚艷噍吧哖─物產館暨旅遊服務中心」內有許多名特產店家及冰品麵包等販售,讓觀光客除了看看噍吧哖紀念園區內的人文史蹟外,也能品嘗在地的滋味。
新安宮藝文中心位在北門的鯤江里,距離熱鬧的南鯤鯓代天府不遠,卻帶著些蕭瑟與北門傳統漁村的靜謐,有著「東方畢卡索」美譽洪通先生就是在這裡創作出震撼世界畫壇的作品。洪通先生畫作帶著濃濃的奇幻色彩,用色與筆法勾勒都是當時少見的方式,畫中常出現無法解讀的象形文字及無耳的人物是其畫作一大特色。洪通先生總是自己埋首於小平房裡忘情作畫,曾經居住過的房子現在還在新安宮藝文中心後方屹立著,外面展示著許多洪通先生生前的照片,走在裡面似乎還可以想像他在裡面作畫的認真模樣。目前藝文中心內展示許多洪通先生的畫作,想認識這位傳奇畫家,就來這裡吧。
北門區鯤江里是南鯤鯓代天府附近的小村落,在幾十年前,傳說連蔣經國總統都曾前來拜訪這裡,原因無他,就是為了洪通先生而來,50歲才開始作畫的洪通被當地人稱為朱豆叔仔,70年代名震台灣,也在當時的世界畫壇掀起一股素人風潮,也讓這裡有了東方畢卡索故鄉的美名。
村莊裡目前彩繪了許多洪通先生的畫作,村子裡有棟船型的紀念館(福慧壹號),走進紀念館,裡面還有一棟整理過的平房,真是厝中有厝,很奇妙的格局結構,館內展示著幾幅洪通先生的複製畫,如果對洪通先生的畫作有興趣可以到這裡來朝聖。
紀念館外不遠處,傾頹的紅磚牆面上掛著幾幅洪通先生的照片,就是洪通先生晚年作畫及居住的房子,維持著以往的模樣,彷彿時光從來沒有前進過,來到這裡,遊客總不免探頭好奇的張望裡面。鯤江里蕭瑟的氛圍、靜謐的漁村景致,或許就是洪通先生創作的靈感來源,來到北門,錯過這裡就可惜了,台灣畢卡索的故鄉絕對值得一看。
敦源聖廟這名字雖陌生,但如果說歸仁孔廟,就讓大家比較熟悉了。此處是原台南縣境內唯一祀奉孔子的廟宇,因敦源社而得名。敦源社是台南縣新豐區的文人於西元1883年所組的國學社團,直到西元1927年才由社友、詩人和地方仕紳共同募款建廟,同時鑄造孔子銅像奉祀,是民間私有而非官建的孔廟。廟宇為燕尾式古典建築,內有許多聳立的老龍眼樹,因位處郊區,平時遊客不多,相當寧靜,是一處能與至聖先師安靜相處的好地方。至今每年孔子誕辰都由新豐區內的五個區公所(龍崎、關廟、歸仁、仁德、永康)輪流舉辦祭孔大典,是一間民間私有的廟宇卻由政府主祭的孔廟,成為敦源聖廟的一大特色。
以鄭成功為主題的廟宇
面對著鹿耳門溪,鹿耳門鎮門宮是一座位在海濱的廟宇。有別於一般常見的道教廟宇,鎮門宮以白與紅為主色,入口處為挑高的拱圈,二樓的正面僅以木門窗迎著海風,屋頂為歇山頂(日式建築稱「入母屋造」),有著中日混搭的建築風格。 主祀鄭成功,鎮門宮的裝飾藝術皆以鄭成功的生平為題材。入口處站的門神,罕見的採用是西洋油畫筆法。而其中兩位門神,有著洋人面孔——濃眉大眼、高挺鼻樑、捲曲金髮,甚至還是全台唯一的赤腳門神。正殿內兩側,同樣有著油畫技法所繪的鄭成功壁畫。二樓祭拜的則是鄭成功母親田川氏,並擺設有自日本九州迎回的「鄭成功兒誕石」。
主祀:鄭成功、田川氏
配祀:天上聖母-媽祖、註生娘娘、福德正神
藝品導覽:西洋門神
鑑賞重點:門神是荷蘭人?
如果祭祀的神是鄭成功,那麼誰來做門神會是最合適呢?對於美術系科班出身的繪師林中信來說,答案不是傳統常見的秦叔寶、尉遲恭,而是荷蘭人。 「荷蘭人既被鄭成功打敗,就把他們收來做副將」,秉持著這樣的想法,林中信為鎮門宮創作的門神,有兩位就是濃眉大眼、鼻樑堅挺的西洋面孔,以油畫筆法繪製,手持著一般門神所用的兵器,放眼全台只有鎮門宮才有。而民俗學者葉春榮則認為,這就像其他廟宇裡的「憨番扛廟角」一樣,是一種精神勝利法。
說到東門美術館,平常大家一定常常經過,就在熱鬧非凡的莉莉水果店旁邊大樓的一樓,創立於1996年的東門美術館也是近幾屆台南藝術博覽會的展場之一,展場內空間明亮舒適,常有國內外知名的藝術家作品在此展覽,包含繪畫、雕塑、攝影及新媒體等類型,是台南當代藝術相當優質的展演空間。
落成於1933年,前身為總督府台南高等工業學校之行政中心,目前則是國立成功大學成功校區內的成大博物館,也是台灣第一座大學自籌博物館,是大學路上的除了K館以外另一個重要地標,博物館前的大廣場也在2014年正式命名為南榕廣場,紀念著台灣民主史上的重要人物鄭南榕先生。
博物館內目前館藏約2600多件,內容非常多樣化,有陶器、石器、木器、雕刻、編織等等,每年也會有不同的主題展覽更替,讓原本就文教氣息濃厚的校區更多了藝術氣息。
(入館資訊請參考成功大學博物館官網查詢最新消息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