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甲區

學甲蜀葵花海

學甲區地處平原,農業及養殖漁業興盛,以生產西瓜、小番茄及養殖虱目魚為主,亦有蜀葵花田、學甲濕地、麥田等自然風光。每年的二月底到四月初,台南的蜀葵花開始綻放。其中,每年二至四月在光華社區舉辦的「學甲蜀葵花文化節」,花田裡除了有色彩繽紛的蜀葵花外,更搭配紅色火焰雞冠花、紫色粉萼鼠尾草,形成五顏六色的花海,要讓大家拍好拍滿。

 

將軍溪自行車道

將軍溪沿途美景一覽無遺
將軍溪自行車道起自華宗橋,全程約4公里,沿著將軍溪岸邊延伸,由台17線往西,途經廣山里的紅樹林,可欣賞體驗紅樹林及將軍溪口生態,在享受騎乘樂趣的同時,更可近距離觀察鳥類及溼地的地理環境,彷彿天然的生態環境教室;再往西行,可到達西部濱海快速道路,橋下有階梯可登上橋頂步道,能夠無死角地觀賞將軍溪開闊的美麗風光;最後到達自行車道終點馬沙溝漁港,體驗靜謐的漁村風光。是適合假日親子運動休閒的地點。

沐浴在夕陽下迎風騎鐵馬
將軍溪自行車道沿途視野開闊,風光優美。可沿堤岸步道騎乘自行車,欣賞海天一色的美景。尤其夕陽西下時,將天空及溪水染成一片橙紅,視野所見彷彿鋪上一層橘色薄紗。可一邊騎乘鐵馬,感受徐徐的微風,欣賞這一片橙黃。道路沿途也有黑面琵鷺造型的裝置藝術陪伴,追風騎著自行車的同時也可順道欣賞,合影留念。
車道旁也有講述將軍溪沿革以及相關歷史的故事牆,若想稍事休息,可暫停於繽紛的故事牆前,喘口氣的同時也一併閱覽,更了解這條將軍溪之於台南人的影響,以及曾經在溪上發生的種種史蹟。

將軍溪自行車道平穩寬闊,沿途景致宜人,適合親子一同度過悠閒的午後。可把握夕陽西下,躲避豔陽的時候前來騎乘。
 

老塘湖藝術村

由抽象畫派藝術家匡進福(匡乙)親手打造的「老塘湖藝術村」,以各種廢棄老建材打造,前後創作30餘年,在此可見到台灣早期農村生活、閩式建築和蒙古塞外等不同風格的創作品,是具狂野特色的藝術園區。

學甲大灣清濟宮

清濟宮碑記所記載:「臺灣崇仰之聖神禹王-水官大帝,保生大帝-吳真人威靈顯赫,歷代追尊,各有典禮,香煙鼎盛。所在構璇宮、塑聖像、隆祭典,而奉者相望也。然溯其源流,未有大灣清濟宮之久遠也。」實非虛語。

先民王獨自大陸移居臺灣時,迎請安徽省當塗縣當塗禹王廟禹王(世稱大禹)抵蘆竹溝海遇到達大灣定居而奉祀於清濟宮。

逮明永曆十五年辛丑(西元1661年)復自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金龍海縣角美鎮)白礁慈濟靈宮迎請保生大帝(白礁開基祖-吳本開基聖像)偕天上聖母(天妃、媽祖)護佑開臺民族英雄鄭成功登陸臺南鹿耳門,完成復臺大業而奠基於清濟宮。大灣為二聖奠基之聖地,清濟宮乃水官大帝-開基禹王奠基暨「白礁開基祖保生大帝-吳真人(吳本開基聖像)」坐鎮之真蹟。乃是各地廟宇謁真蹟暨進香、過爐、請火、請香,及諸善信膜拜,共迓天庥沾德澤之聖地。

陳桂記大宗祠

明鄭於西元1661年入臺,運糧官陳一桂(或為陳一貴)是鄭成功的親姑丈,夫妻倆偕同三個兒子、媳婦及眷屬十三人,從金門率領其部眾在「頭港」與將軍溪畔「頭前寮」登陸,並在兩地間浮洲建立聚落居住,命名為「中州」。

陳一桂公子孫綿延,遍佈各地,成為中洲陳姓始祖,後裔子孫為紀念祖先篳路襤縷、披荊斬棘之精神,於現今學甲民吉里東側的空地以「舊埕鹽田公業價款」興建陳桂記大宗祠。後因陳一桂公帶長子出海欲返回金門,却遇颱風,下落不明,此日為農曆七月一日,後代子孫以該日為忌辰,自民國五十年起每逢農曆七月一日舉行祭祖大典,緬懷祖德。 

(照片來源:財團法人台灣省台南縣學甲鎮中洲陳桂記大宗祠官網)

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

頑皮世界是台南目前唯一的動物園,也是台南相當老字號的動物園,照顧動物的用心及經營的理念都頗受遊客們支持喜愛,從踏入園區就可以感受到與動物的親近感,大門口的金剛鸚鵡搖頭晃腦的歡迎著你,動物園裡超人氣的明星水豚、長頸鹿、企鵝、藪貓、狐獴等也都有機會可以近距離的觀賞,是一處以生態教育為理念的專業動物園,過往的動物表演雖然已走入歷史,但園方現在傳達的動物友善及生命教育宣導卻更深入遊客的心中。

園區內除了與動物親近以外也有不少的遊樂設施可以玩,隨處都有的涼亭及座椅讓遊客可以隨時找到地方休息,相當貼心,也有餐廳等可以隨時填飽五臟廟。人與動物之間,相處久了真的會有很微妙的感情與默契存在著,動物園不只是小朋友戶外教學的地方,喜歡動物的情侶朋友也可以來走走,體驗一下跟動物的互動,或許可以讓疲憊的身心獲得一些療癒。

學甲慈濟宮

國寶級的廟宇裝飾藝術
學甲慈濟宮創建於鄭氏時期,以保生大帝為主神。在早年醫療不發達的時代,經通醫術的保生大帝是來臺移民的精神寄託,為了將最好的心意敬獻給神明,也因此遴聘了各時代最好的匠師:咸豐年間的葉王(交趾陶)、日治昭和時期的何金龍(剪黏)、戰後的潘麗(門神彩繪),以及銅山匠師蘇水欽、黃良等(木雕),這些匠師留下的藝術作品,部分已移至旁邊的文物館,部分保持於廟內,皆是鑑賞的重點。

市定民俗「學甲上白礁暨刈香」
主神保生大帝,係於明末由福建泉州府移民迎請,隨鄭成功部隊來臺,而由學甲頭前寮將軍溪畔登岸。為了感恩保生大帝的庇蔭,當時學甲的鄉民常在神誕日前回鄉祭祀,到了日治時期才改於當年登陸之處舉行隔海謁祖祭典,是為「上白礁祭典」。後來逐漸演變成超過六十座庄頭廟遶境的「學甲香」,規模盛大。

主祀:保生大帝
配祀:謝府元帥、中壇元帥、三官大帝、武財神、康元帥、趙元帥、江元帥、張主簿、觀音佛祖、韋馱爺、十八羅漢、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花公花婆、菜公、文昌帝君、南斗星君、北斗星君

藝品導覽:龍虎門剪黏
鑑賞重點:勸人盡孝的剪黏

廟宇屋頂上的剪黏題材多變,但不外乎是出自神話、戲曲、傳奇故事,而在學甲慈濟宮的龍虎門,則有著一對以「二十四孝」為主題的剪黏,勸人盡孝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