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營區

新東舊時光—新營百年歷史縮影

從日治時期的製藥員工宿舍,到國民政府接收後的公務員宿舍,再到如今的文化展示空間,「新東舊時光」建築經歷與見證臺灣多元的社會脈絡變遷,同時也記錄新營地區的崛起興盛,這座建築是新營地區僅存的公有藥仔會社宿舍,其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記憶。

新東舊時光的修復,有賴於團隊透過克服白蟻侵蝕與基地淹水等挑戰,並運用從麻豆合興碾米廠取得的舊木料,加上結合許家成員的協助,將這些舊建材重新運用於建築中,進一步強化歷史與情感的相互連結。期望能透過各類展覽和活動的辦理,來讓更多人認識這座建築背後的故事,以及它所代表的歷史文化意義。

 

新營鐵道地景公園

新營鐵道地景公園以台糖軌道故事做為活化發展主軸,將眾軌匯集新營火車站的特色景貌重新詮釋,透過鐵軌路徑的串接、延續及縫合,展開整個園區的空間序列,軌道間還留有各式轉轍器、載具及信號站,背後皆隱含其產業發展與場所變化的時空流動。

 

知名的新營糖廠五分車起點就設於緊鄰的新營鐵道文化園區,搭乘五分車至柳營區八老爺站,遊客可穿梭時空體驗過去製糖廠區的今昔,沿線欣賞物料運送軌道、溪畔原野、甘蔗田園等風光景致。

(為配合營運需求及路線維修,五分車目前暫停營運)

 

台南市政府都發局於園區內新建 1.4 公里長甜覓鐵馬道(糖鐵自行車道)、肥料倉庫入口廣場、25 軌道陽光草原、糖福印刷創意休憩廣場、微糖青創文化廣場、鐵道戶外教室等亮點與綠地空間,接鄰台糖新營鐵道文化園區。

 

廣場採用軌道蜿蜒的意象鋪設地坪,並保留舊時水泥圍欄、鐵道、軌枕重組景觀;糖廠裡盤根錯節的老樹、老防空洞、牽引機及月台等設施也都非常值得一訪。

新營文化中心

1983年興建至今的新營文化中心,經2016年重新整修後,以嶄新的空間提供優質藝文服務。最大亮點就是可容納846名觀眾的大型演藝廳,擁有鏡框式舞台,設備完善,不但成為台南市重要活動的演出場地,也是雲嘉南地區的演藝舞台。

此外,位於文化中心以東的綠川北街,沿途約一公里長的水圳(簡稱「綠川廊道」),自完成園區景觀改造與植栽配置,並結合社區參與式藝術後,成為遊客自新營火車站散步到新營文化中心參與藝術活動的新入口大道。

長勝營區綠色隧道

長勝營區自陸軍部隊撤出後,基地內留下珍貴的訓練故事及營區舊建築遺蹟,最特別的是區內綠色隧道,為早期掩護戰車刻意栽植成形之特殊軍事地景。原開發構想因可能破壞隧道生態,後由市府透過都市計畫變更,保留這北台南最美的林地。經保留規劃後的長勝營區綠色隧道,兩排榕樹構成的林蔭大道,是相當少見的ㄇ字型綠色隧道。

新營美術園區

位在嘉南水圳支線旁的戶外美術園區,以「城市即是美術館」的概念設計打造,藉由開放空間增進民眾與藝術的互動性。園區周邊緊鄰許多國中、小學、高中,豐富的教學單位讓此處成為新營區發展美術教育的重要地點。以「公仔」創作聞名的藝術家不二良,以其擅長的動畫美學風格,將「小鼠」公仔結合學校書桌椅,打造七彩長廊與多樣化的互動設施,充滿活力相當吸睛。

弎弌 和茗園「本田三一宅」

昭和10年由土木包商本田三一興建,原屬新營縣府日式木造官舍,其建築結構大部分為檜木,只要走近建築就可聞到檜木香氣,是北台南相當珍貴的日式建築,主要為藝文空間,以台灣茶文化推廣與體驗日本茶道為主,坐在榻榻米上望著日式庭園品茗吃點心,可感受到難得的雅致與寧靜。

新營真武殿

捏偶成神的建廟傳說
傳說現在的真武殿廟地前,原本是一片草埔和池塘,當初幾個牧童在池塘邊,以泥土捏成神像,膜拜遊玩,日久玄天上帝附靈於泥像,有求必應,信眾日增,於是在清咸豐年間正式建廟。由於廟宇起源和牧童有關,也因此上帝公對孩童都特別照顧,許多在地人會把孩子送來廟宇當「契子」(義子義女),請神明關照孩童們平安長大。

大師群聚的裝飾藝術
從咸豐年間建廟至今,目前廟貌大抵是在1968-1975年間擴建完成,並且在2022年再次整修。兩次的整建都留下了廟宇藝師珍貴的作品,如「國家文化資產保存獎」得主王保原的泥塑憨番、「雲林縣傳統工藝剪黏工藝」文化資產技術保存者許哲彥的交趾陶、文化部「人間國寶」陳三火的屋頂剪黏,從禮聘的各方藝師與作品,皆顯示廟方對於裝飾藝術和傳統技藝的傳承不遺餘力。
 

主祀:玄天上帝
配祀:註生娘娘、福德正神、康元帥、趙元帥、南北斗星君

藝品導覽:財子壽剪黏
鑑賞重點:看得見碗瓶輪廓的剪黏

新營濟安宮

新營濟安宮主祀保生大帝,是新營地區的第一間廟宇(開基庄主廟),地方人稱為「大廟」。 傳說當初的建廟來由,是明永曆年間一位嘉義布袋嘴蕭姓人士路過此地,在這裡小憩時,保生大帝託夢,要人去大陸泉州同安白礁鄉(保生大帝的家鄉)迎神尊來臺,後來庒民們便自同安白礁鄉的慈濟宮祖廟恭迎神尊,並搭草寮供奉,至清道光20年(1840),新營地區居住的人口日多,才正式建廟。

歷經百年來的多次修建,目前所見的濟安宮廟貌是1990年代重建而成,廟內的多幅樑枋畫、壁畫都是禮聘彩繪藝師丁清石完成,留下了許多丁氏的晚年作品。
 

主祀:保生大帝
配祀:代天巡狩遊王公、開天炎帝、池府千歲、掘府元帥、註生娘娘、太歲星君、中壇元帥、福德正神、文昌帝君

藝品導覽:「泥馬渡康王」樑枋畫
鑑賞重點:保生大帝助逃命

同濟宮

新營王公廟—同濟宮,座落於台南市治所在地新營區,距離市政府東側約二百公尺。奉祀開漳聖王、李府、池府、朱府、姚府、范府、謝府千歲及中壇元帥、福德正神、註生娘娘、天上聖母等諸神,神蹟顯赫,庇護黎民朝拜者絡繹不絕,香火鼎盛,為新營區一帶居民之信仰中心。

清朝乾隆年間,先民陳杉自家鄉福建漳州渡海來台,為其行舟平安,遂恭請漳州沼安縣三保三圖開漳聖王,奉為海上守護神隨行,途經現在的王公廟,當時王公廟尚未開墾,附近村落甚少,鑑於該地山靈水秀,一片平原、土地肥沃,開拓後將是發祥之地,遂在此定居,並招來同鄉多人合力開墾,成為一片良園。

開漳聖王之由來,乃漳州人士陳聖王,陳將軍奉命開拓閩南一帶,掃平閩南十八洞妖魔,功成之後受封為「開漳聖王」。(陳聖王生於唐高宗顯慶二年,丁巳二月十六日,祖籍山西,遷河南光週固定縣,原名陳元光,掃平閩南十八洞妖魔後,建立漳州畫田建堡,墾荒播種,生民樂利,功勳彪炳,政績卓著,為感念其豐功偉業,造福黎群的情懷,紹興十三年,高宗追封陳元光將軍為開漳聖王。)

新營印度紫檀綠色隧道

鐵線橋紫壇綠色隧道位於新營區鐵線里,同里內的通濟宮古廟係內政部核定之直轄市定古蹟,通濟宮創建於清康熙年間,龍柱、彩繪、剪粘及泥塑都頗為精巧細膩,廟內並擁有不少年代久遠文物源於中國泉州,仍保存至今的兩尊白面及黑面軟身媽,更是鎮宮之寶。

在鐵線橋伽藍廟與通濟宮之間,長約120公尺的鐵線老街,年代已有一百年左右,原有的石板街道已深埋地面二公尺以下。街道兩側紅瓦厝、磚牆、木柱、雕樑的舊有店面,有五十餘戶,目前仍住三十多戶人家,雖然歷經滄桑,老舊斑駁腐朽,但純閩南風貌之建築格局仍有跡可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