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藝文

安平老街(延平老街)

有著台灣第一街稱號的安平老街,是300多年前荷蘭人在安平建立的第一條街道,早期街道的設計都僅供人與推車通行,因此街廓並不是很寬。許多遊客來到安平也都必然進到這條古老的街道,擁擠熱鬧的人潮是安平老街的常態,似乎不這樣也不像安平老街,街上各式老店林立,不管是國內外遊客總在老街上穿梭尋寶,偶而抬頭看看街道上的老屋還能發現幾尊安座在屋頂的風獅爺,或是在門楣上的劍獅,也是走逛安平老街的樂趣。老街上還有許多條穿梭安平各處的小徑,每穿過一條小徑都有不同的風景,有茉莉巷,有胭脂巷等等,區域內也保留許多老式聚落,走在靜謐的巷弄裡面有如時光倒流一般,錯綜複雜的小巷也頗有探險的感覺,來到安平老街如果沒有走進巷弄的話就真的太可惜了。

觀夕平台

位於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內的觀夕平台是近年相當熱門的景點,三角形的平台與兩側的防風林營造出綠意盎然的景色,平台前就是湛藍的海洋美景,午後時分常見家庭帶著小孩在沙灘上玩沙放風箏,或是三兩好友捲起褲管沿著岸邊踏浪,夕陽黃昏時天空雲彩變化是最多人佇足的時候。

觀夕平台的低光源走廊設計,讓這裡不僅白天可以欣賞海景,夜間光害少也讓天空中閃耀的點點星辰顯現出來,每當流星雨報到時也是熱門的觀星場所之一。

四草大眾廟

由人成神的臺江之神
四草大眾廟主祀鎮海元帥,相傳元帥在世時姓陳名酉(友),居住於府城鎮北坊(今普濟殿附近),年少時以牽牛板車搬運為業,人稱「牛車酉」,勤勞且力氣過人,傳說能靠著單人之力把擱淺的船推入海。朱一貴事件時曾協助朝廷平亂,被封為武官,但因為治軍過嚴,招致讒言,最後吞金投海以明志,據說過世時遺體挺立於海上,乾隆皇帝知道後,諡封陳酉為「鎮海大元帥」。建廟後,護佑臺江地區人民,拯病救溺,地方上稱為「臺江之神」。

無名「大眾」的長眠之所
不只奉祀鎮海元帥,廟址所在地「北汕尾」也是荷蘭時期的古戰場,鄭成功與荷蘭人的交戰,使得許多華人、荷蘭人、來自東南亞地區的土著奴隸(被稱為「烏鬼」)喪命於此,臺灣素有收埋無人枯骨的風俗,在畏懼孤魂野鬼作祟的心理下,往往建立祠廟奉祀,封為「大眾爺」。後殿的許多神像後方都有著石碑,書有「萬善同居」、「萬善同歸」、「眾客墓」等,見證了此地的歷史。

信仰中心的主祀慶典
農曆十一月十五日是「台江之神,鎮海元帥」之誕辰,每年自十一月上旬開始,四草大眾廟香火鼎盛,展開年度慶典活動,邀請各地善男信女前來共襄盛舉,點亮安南四草的信仰中心。

主祀:鎮海元帥
配祀:觀音佛祖、註生娘娘、夫人媽、中壇元帥、福德正神、玄天上帝、天上聖母、文聖君、武聖君、總兵、男女歸服

安平樹屋

樹屋位於德記洋行後面,原是德記洋行的倉庫,大約建於十九世紀末及日治初期,此處曾做為「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出張所倉庫,現況規模即為日本人增建。

經百餘年歲月滄桑後,倉庫牆面滿佈榕樹盤據的氣根,高聳的榕樹茂密的樹冠彷彿成為倉庫的屋頂,也讓安平樹屋擁有難得一見的外觀及神秘氣息,形成特有的屋樹共生奇景,類似吳哥窟大樹盤纏著「塔普倫寺」。

現今內有規劃完善的木棧道讓人穿梭於樹屋之間,也可往上穿梭在樹冠之中,常可見許多的松鼠與鳥類在樹冠間嬉戲,生態良好。走累了就近到樹屋園區內的樹屋咖啡休息,來支冰淇淋消暑,繼續探索安平的優美。​
 
 
 

 

東安坊文化園區

東安坊以東門城為核心,涵蓋區域內有著歷史悠久的教會、城隍廟與東嶽殿。當時府城東門以東是西方教會初到台南的重要聚落,台灣第一所大學-台南神學院,台灣第一個現代醫院-新樓醫院、台灣第一所中學與女子中學-長榮中學與長榮女中,教會公報社等都在這一帶。而東門城以西就是主掌冥司東嶽殿與城隍廟,也就是現今的民權路與青年路一帶,也因為信仰的關係,這一帶至今還是以傳統民俗信仰的相關產業為主。

東安坊文化園區可說台南早期東西方信仰文化的交錯區域,也因為西方文化的到來,讓東安坊至今仍維持著濃厚的學院文教風格,是很適合散步體會中西文化兼容並蓄的文化園區。

鎮北坊文化園區

鎮北坊文化園區的範圍幾乎都位於現在的台南市北區中,過往的鎮北坊在清朝時期是行政官署與軍事重鎮,因而也衍伸出許多相對應的地名,比方大銃街(現自強街),總爺街(今崇安街)等較為軍事象徵的地名。

區域內古蹟相當豐富,有開基玉皇宮、大觀音亭、烏鬼井等,開基天后宮更是鎮北坊文化園區的重點,從成功路進入自強街就會看見的舊來發餅舖,是府城中不可或缺的老味道,裡面有著超袖珍版的紅龜粿,大餅等及各項祭祀常用的祭品模型,常讓遊客嘖嘖稱奇,進到自強街更能體會到台南過往的老巷弄情懷,裡面有幾家風格各異的咖啡館,走累了還可到附近的鴨母寮市場尋覓小吃美味,想體驗原汁原味的老台南,鎮北坊絕對可以滿足。

鄰近園區:赤嵌文化園區

 
 

赤崁文化園區

西元一六二四年,荷蘭人在安平築熱蘭遮城後,因腹地的關係,他們選擇台江對岸的赤崁(當時台南稱平埔族人赤崁社的所在地)另築一座政經中心-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並發展出赤崁街與普羅民遮街,為府城繁華的商業史揭開序幕。

赤崁文化園區範圍,以赤崁樓為最大地標建築,範圍大約是新美街以東,成功路以南至民權路左右的區塊,新美街一帶正是十七世紀台南海岸線的位置,園區內赤崁樓、祀典大天后宮、祀典武廟等國定古蹟矗立,回味荷蘭、鄭氏、清領跨跨越時空的歷史軌跡。
 
赤崁樓是早期台南舊城發展的中心,區內古蹟眾多,是台灣少數擁有荷蘭、鄭氏建築的文化園區。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區塊內擁有三個國定古蹟,除了華盛頓郵報旅遊版曾特別推薦的赤崁樓外,明寧靖王府邸(今大天后宮)、及由寧靖王的關帝廳改建而成的祀典武廟,都很值得一遊。
 

另外園區內相關的老街,及其它的古蹟,如鄭氏遺臣的宗廟陳德聚堂、香火鼎盛的天公廟天壇、有著明寧靖王親書的名匾的北極殿、有著金面玄天上帝的開基靈佑宮等,也是適合探訪的古蹟景點。若要參觀傳統工藝或品嚐傳統美食,也可在此發現知名的再發號肉粽店、義豐冬瓜茶、白北浮水魚羹、清珍鴨肉羹、金德春茶舖、舊永瑞珍餅舖、吳萬春香舖、隆興亞鉛行等,總令遊客流連忘返。
 

五條港文化園區

五條港文化園區可說是台南中西區歷史紋理最為豐富的一處園區,在清朝中葉台江逐漸淤積,但仍有五條河道可由海邊通往府城,五個河港周邊的區域便成了繁忙的商業中心,也就是現今台南市中心中西區的雛型,五個河港由北到南分別為新港墘港、佛頭港、南勢港、南河港、安海港,範圍大約是成功路以南、新美街以西、南至中正路左右,以現在的地景來看已經絲毫看不出當時河港的模樣,僅能從水仙宮、開基武廟、北勢街,還有風神廟的位置,大致上就可以探索出五條港文化園區的河港痕跡,從河港的繁盛到完全消失大約只有百年的時間,卻奠定了府城商業中心的基礎,只能說滄海桑田,相當傳奇。

孔廟文化園區「臺南孔子廟」

「全臺首學」臺灣的第一座孔子廟
臺南孔子廟創建於明永曆19年(1665年),當時稱為「先師聖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由島上第一個漢人政權鄭氏王朝所創立,為的是在臺開辦教育,培養為國效命的人才。清領時期亦延續功能,為臺灣官辦的最高學府「臺灣府學」所在地。直到今日,孔廟依然是讀書人的聖廟,有著崇高的地位。

延續三百年的「大成至聖先師釋奠典禮」
每年9月28日秋祭大典是孔廟的一大盛事,清晨五點天色未明,大成殿廟埕早已擠滿了觀禮的人潮,到孔廟看祭祀大典、欣賞禮樂與「六佾舞」,而來到孔廟當然別忘了向偉大的孔老夫子求智慧,典禮結束後參與「拔智慧毛」(祭典所用牛身上的毛),是令許多人津津樂道的經驗。每年祭典後滿滿的人潮爭相上殿拔取智慧毛,就是為求智慧而來。不過拔智慧毛時請注意,最好自備透明塑膠袋或紅紙袋來裝牛毛,回家後得日曬乾燥過,才不會因為過於潮濕而無法保存。而每年祭孔過後,文廟管委會也會準備五百份智慧毛提供民眾於販賣部購買,不過數量有限,錯過了可得明年再來排隊了。

「釋奠」意思是設置祭品以祀神,後來衍伸為祭祀孔子的典禮,每年舉行春秋兩祭,春祭在春分舉行,秋祭辦在國曆九月二十八日教師節,是不可錯過的府城重要典禮,這樣的古禮自臺南孔廟創建以來即延續至今,甚至被指定為國定民俗。

安平港及運河周邊景點

一座經過時空淬鍊的古城,安平憑著戰火留存的城牆古堡、貿易經轉的河海港口以及百姓生活的街道痕跡默默醞釀出屬於自己的時代風華。屋瓦紅磚是安平的印象色,他們堆疊出古蹟和懷舊的街道,殘留著漁村的影子,與水密不可分,這裡擁有接港的自然公園、有運河遊船,也有充斥叫賣聲的魚市。

海的庇護,林默娘公園
安平漁港旁,林默娘的塑像佇立在公園花壇中央,長白的衣襟垂掛、慈眉善目地俯視著安平港,讓海港上漁火船隻安心歸返。被看顧的還有這片綠色大地的芸芸眾生,他們左手領著毛小孩,右手繫著風箏線向前奔跑,迎風撐起七彩飛舞的夢想。

大魚的祝福,港濱歷史公園
港濱歷史公園與林默娘公園連成一氣,總能看見大人小孩在安平港水岸淘氣玩耍的模樣。當夜幕低垂,港濱歷史公園的燈火人群往一處聚集,那是一隻長23公尺的鯨魚,純白曲線撐起的腹、寶藍三角網起的背、直條欄杆並列的鬚,以及被納入口中後,用448片彩色釉燒玻璃拼湊的台灣島,獻上對這塊土地的敬重。

低調的漁人們,安平魚市場
夜幕降臨,凌晨兩點,公園的喧囂停息,而遙遙相望的水岸對面,一群低調的漁人們動身,開啟安平魚市場的熙攘時分。被水打溼的圍裙、塑膠手套、雨靴,執鋒利刀具在魚身來回穿梭的手臂,混雜著船隻鳴笛聲的叫賣聲,以及空氣中彌久不散的氣味,展現安平港最為真實的生活感。

×
×
【New Balance】 NB 復古運動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