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保生大帝求藥籤
興濟宮的保生大帝在醫療不發達時,提供信徒問診、求藥籤,再依照藥籤的指示到中藥房抓藥回家服用,藉此解決身體的疑難雜症。至今廟內仍保有「眼科」、「大人內科」、「小兒科」、「外科」等四類藥籤,廟內也以圖示教學該如何請保生大帝「問診」,古早的求籤治病習俗今日依然延續。
佛、道兩教廟宇共祀一地的特殊場景
興濟宮與大觀音亭皆興建於鄭氏時期,是府城最早的觀音廟、保生大帝廟。有趣的是,分屬於佛道教不同信仰的兩座廟宇,不僅距離很近,中間只以一座「官廳」相連,建廟的時間更只差一年,這跟兩廟的發展背景有關:「慈悲為懷、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與「醫神」保生大帝,都是早期來臺移民的精神信仰,到了清領時期,臺灣最高武官的官署「總鎮署」設在兩廟附近,官兵也常來廟裡祈福,中間的「官廳」,則是提供官員參拜前的更衣場所,是目前臺灣難得一見還保有官廳的廟宇。
主祀:保生大帝
配祀:江仙官、張聖人、下壇將軍、中壇元帥、福德正神、保生大帝聖父母、三官大帝、南斗星君、北斗星君、關聖帝君、值星太歲、文昌帝君
藝品導覽:三川殿「石獅」
鑑賞重點:沒有距離感的石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