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水龍紀念公園
顏水龍先生是台南非常有名的畫家,出身於下營的紅毛厝,早年曾受日人澤田武雄先生鼓勵至日本學畫,後又到法國巴黎深造,是台灣早期本土油畫藝術的先驅。顏水龍先生於西元1997年病逝,為紀念顏水龍先生畢生對公共藝術及美術的貢獻,特設置了顏水龍紀念公園,走進園區就會看見顏水龍先生的銅像矗立在顏氏家廟前,紀念公園內有紀念館與家廟,展示著顏水龍大師的生平經歷及作品,園區環境優美,安靜雅致,閩式的家廟建築也值得參觀,想認識這位台灣早期的現代藝術大師,來這裡就沒錯了。
顏水龍先生是台南非常有名的畫家,出身於下營的紅毛厝,早年曾受日人澤田武雄先生鼓勵至日本學畫,後又到法國巴黎深造,是台灣早期本土油畫藝術的先驅。顏水龍先生於西元1997年病逝,為紀念顏水龍先生畢生對公共藝術及美術的貢獻,特設置了顏水龍紀念公園,走進園區就會看見顏水龍先生的銅像矗立在顏氏家廟前,紀念公園內有紀念館與家廟,展示著顏水龍大師的生平經歷及作品,園區環境優美,安靜雅致,閩式的家廟建築也值得參觀,想認識這位台灣早期的現代藝術大師,來這裡就沒錯了。
遠看是日本佛寺,走近是台灣寺廟
位於關子嶺的半山腰,背倚枕頭山,大仙寺是台灣少數融合中國傳統寺廟與日本佛寺建築風格的代表性寺廟。主建築大雄寶殿為日治中期時改建,仿奈良東大寺的規模,屋脊鋪有鬼瓦、懸魚,但內部的結構卻是邀請漳州大木匠師陳應彬設計,為傳統廟宇的木架構做法。 在寧靜古剎欣賞藝術品 來到佛寺,不只是參拜,在寧靜的古剎,享受台灣傳統裝飾藝術帶來的視覺震撼吧。大雄寶殿內高聳的紅底彩繪蟠龍金柱,是學甲彩繪名師李漢卿的作品,樹立了空間的莊嚴感。再往後走,韋馱菩薩後方大型的「大悲出相圖」是府城彩繪名師潘麗水的作品,而前殿後殿的格扇門上,在近年的整修,亦邀請了當代的名家參與彩繪,如潘岳雄、廖慶章、蘇榮仁等,如同繪師的名人堂。 第二進的觀音寶殿,建築牆面則裝飾有磨石子技法製作的佛經故事、花鳥風景。簷柱上的書法,包含了四種不同的書法字體,也都是以磨石子的技法鑄成。
主祀:釋迦牟尼佛
配祀:觀音菩薩、韋馱護法、伽藍護法、地藏王菩薩、阿彌陀佛、藥師佛、準提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達摩祖師、大勢至菩薩、註生娘娘
藝品導覽:彩繪蟠龍柱
鑑賞重點:龍柱撐開的空間感
烏樹林糖廠位於台南市後壁區烏樹林,建於1910年,目前已不製糖,但其仍保有原有的糖鐵系統,更有台糖五分車動態展示。隨著製糖工業的沒落,運送甘蔗的小火車也跟著響起熄燈號停駛,原本擔任白河、東山兩地往來於新營間樞紐位置的烏樹林車站,自1979年烏樹林輸運旅客的營業線停駛後,車站也跟著關起大門。2002年底烏樹林車站在多方人士協助下,以嶄新的鐵道文化面貌在眾人面前亮相。
在這裡搭乘火車會看見一位穿著整齊制服的揮著旗幟指揮火車進出精神奕奕的老先生,他是此處最資深的站長、也是國寶級的站長-林海西先生,有如烏樹林車站的代言人與大明星一般,只要他出現一定會有許多人搶著與他合照。來此除體驗搭乘五分車外,園區內還有蘭花主題館、休閒博物館、生態教育可供參觀,美食攤位也不會少,另外還能烘窯、玩手拉胚,相當適合親子同遊。
阮家古厝,位於菁寮老街上,在地人稱他為「金德興藥舖」,屬於街屋形式建築,列為直轄市定古蹟的瑰寶。阮家古厝約建於清乾隆年間(西元1734-1795年),屬於傳統街屋形式建築,並具有閣樓形式,在台灣算是很少見的,古厝整體為木造結構,由福州的杉木榫接而成,未見一釘一卯,且還保留著古色古香的中藥櫃。雖歷經三個家族的變遷,兩百多年的時光,但古厝往日的風華仍依稀可尋,阮家古厝現今的主人為阮齊老先生,繼承與維護管理古厝已有五十多年,對這間老屋有著深厚的感情,每當有遊客造訪時,他都會非常熱情的招呼入內參觀,也會開始娓娓道來阮家古厝的傳奇故事,讓人彷彿搭上了時光機,回到了從前。到菁寮老街玩, 千萬別錯過這座古意盎然的阮家古厝,也聽聽阮老先生說故事。
騎著腳踏車徜徉在稻浪中,是來到菁寮最舒服的事情。離菁寮天主堂不遠處的菁寮國小,是來到後壁菁寮不可忘記的景點。歷史悠久的小學裡藏著很多精彩的事物,進到學校裡映入眼簾的是分別建於西元1951年及西元1956年藍白色相間的木造禮堂中正堂及辦公室,為學校裡面珍貴的建築物,小朋友們就在這座充滿木頭香氣的禮堂裡練著傳統的金獅宋江陣。
校園後方有著如童話般的桃花心木林,在小森林間還藏著一座日治時期的升旗台,小朋友們的遊樂設施都在森林當中,令人羨慕。因位於農村,學校有昆蟲生態園及飼養雞鴨鵝的小農場,裡面還有一頭麝香豬,將生命教育落實到校園裡。也因為菁寮以紀錄片《無米樂》出名,學生們要畢業前得照顧一片在學校後方的小稻田,等到稻田收割之時,就是即將要畢業離開學校之際,非常有教育及傳承意義。
從台1線轉進菁寮,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造型特殊,由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佛萊德.波姆(Gottfried Bohm)在1966年設計的菁寮天主堂,在菁寮一片綠色的田野間,天主堂銀色的外觀特別耀眼,形成一種有趣的地景對比。
菁寮天主堂有位來自法國南方的韋神父,在此已傳教多年,入鄉隨俗的只會說台語,可以說是全世界台語最溜的法國人了,逢年過節還會在天主堂寫春聯送給來訪的人,是到菁寮天主堂一定要拜訪的人物。目前天主堂入內參觀採預約制,且進入內部不可拍照,也請尊重宗教信仰的規範,請勿在教堂內部喧嘩嬉鬧。
新營糖廠曾經風光一時,製糖業鼎盛時在柳營往新營急水溪橋前的省道上常看見五分車滿載著甘蔗沿著鐵路緩緩的駛入糖廠,但在糖業式微後再也見不到此種光景,五分車不再啟動,糖鐵也漸漸消失在大家的記當中,但唯一不變的還有台糖廠區中一直都有的冰店老味道,至今仍是許多人約會的去處,也是許多人回憶單純的老味道之處。
停駛多年的五分車也在觀光風氣逐漸鼎盛之下復駛,載的不是甘蔗,而是一車一車的遊客,從新營糖廠中興車站出發,沿著急水溪畔,一路往柳營八翁里緩緩前進,沿途會見到廣闊的田野景致,以及越過潺潺溪水,車上活潑有趣的導覽員會將高聳的電塔比喻為新營的巴黎鐵塔,妙語如珠常逗得遊客歡笑不已,最後抵達八老爺車站,可在此品嘗牛奶鍋,體驗餵牛擠牛奶等活動,相當適合親子一日小旅行,行程相當豐富。
-->
新營鐵道文化園區所在的新營糖廠為台糖公司三大總廠之一,因組織層級較高緣故,辦公廳舍及宿舍皆別具一格,鐵路軌道多而密、車輛調度靈活,在台糖公司五分仔車客運興盛時期為主要的運輸重鎮。
走進橋南老街中,總會聽見熟悉的聲響,那是老街上泉利打鐵舖百年以來每天在規律時刻傳出的聲響,曾是鹽水第一條街道的的橋南老街在月津港淤積之後逐漸沒落,幾百年前商賈雲集,港運繁忙的噪雜已然不見,只剩下整排的老街屋延續著當年的故事,可至橋南歷史文物館尋幽探古或到橋南咖啡屋坐著遙想當年。
早期老街上以藥籤遠近馳名祀奉玄天上帝的北帝殿,依然香煙裊裊,藥籤似乎也因為時代的演變成了鄉野傳奇,穿過廟旁就可以來到月津港公園邊,而每年月津港燈節是橋南老街周邊最熱鬧的時期,華麗的燈飾從公園一直延伸到整條橋南老街,非常具有春節年味,與平日的幽靜完全不同。
在老街附近散步,也可到附近點心城品嘗鹽水意麵豬頭飯及豆簽羹,吃飽後再到銀鋒冰菓室吃個紅豆牛奶冰或隱藏版的西瓜檸檬汁當餐後甜點,是玩橋南老街的最佳方式。
鹽水武廟主祀關聖帝君。相傳明朝末年,麻豆一位信女所供奉的關聖帝君畫像,被一陣風吹到了十多公里外的鹽水的一棵榕樹上,並且無法請回,當地人以為神蹟,便就地建廟奉祀,一直到今天都是鹽水的信仰中心。
「鹽水蜂炮」除瘟疫 想到鹽水,第一個印象大多是聞名海外的「鹽水蜂炮」。起源於清末瘟疫橫行下,關聖帝君出巡繞境,利用「爆竹伏瘟」,沿路施放煙火鞭炮,後來演變成為每年元宵節繞境、施放蜂炮的傳統。
月津港賞花燈 除了緊張刺激的蜂炮外,古有「月津港」之名的鹽水,有溪蜿蜒、映照月光,近年來舉辦的「月津港燈節」則廣邀國內外藝術家為鹽水點燈,設計與環境呼應的燈光藝術。
主祀:關聖帝君
配祀:關平帝君、周倉將軍、觀音佛祖、註生娘娘、福德正神、呂純陽祖師、岳府千歲、文昌帝君、司命真君、玉皇大帝、南斗星君、北斗星君
藝品導覽:三川殿樑枋彩繪
鑑賞重點:全國唯一的蜂炮主題樑枋畫
八角樓是座建於1847年的木造大宅,當時鹽水月津港仍是商船來往頻繁、街上商客穿梭的繁榮景象。經營糖商致富的葉家特聘請唐山師傅來台建造,建材全都是由中國渡海而來的福州杉與磚石,堪稱當時的豪宅大院。
後來乙未戰爭爆發,日軍登陸之後伏見宮貞愛親王將八角樓作為下榻處與指揮所,庭院內因而有「伏見宮貞愛親王御遺跡鹽水港御設營所」之石碑。到了二戰時期,八角樓因市街改正與盟軍轟炸而拆除些許部分,戰後八角樓歸還葉家。
(由屋主家庭自行營運,如有意願參觀,建議提前致電詢問,避免撲空,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