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不只有歷史悠久的老廟宇,從19世紀以來就來臺宣教的醫師和牧師,也帶來了悠久信仰與另一番面貌的宗教建築。
馬雅各醫師來臺福音發源地
1864年馬雅各醫師初次來臺,並在之後開始在看西街開設「看西街醫館」,一面行醫,一面進行傳道。但在保守的民風下,本地人對於外來者與外來宗教的排斥,使得馬雅各醫師一度離開臺南,三年後才重返府城,在二老口街(今啟聰學校附近)陸續開設醫館、設立堂會。
進入日本時代,位於太平境的教會正式建堂完成,同時也在看西街成立分會(永樂教會),在牧師與信徒的努力下,1955年分會籌組的禮拜堂竣工,選址在當年馬雅各醫師第一個落腳處附近,也就是今日的看西街教會。
看西街教會的建築,是戰後首批以鋼筋混凝土施作的西洋建築。在狹小的巷弄內,有著圓頂、六柱式門廊山牆的雪白教堂隱身其中。與兩邊的老屋相映,在視覺上帶來的衝擊感,就如同當年府城人初識教會的震撼。
參考資料:傅朝卿,《光復後台南市現代建築》,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出版,頁24-27。
鑑賞重點:構成聖殿印象的山牆與門廊
入口是建築給人的基本印象,臺灣傳統廟宇的三川殿以門神、龍柱、屋頂剪黏等塑造空間,看西街教會的建築,則是用古典式樣的連續柱列、拾階而上的階梯,構成神聖空間。 六根高聳的門柱,柱頭並非常見的植物造型,而是分成雙層,上層裝飾為三角折線,下層為蛋鏢(結合了類似雞蛋與飛鏢圖樣的古典裝飾),柱子本身為白色洗石子,柱身的凹槽設計增加變化感,下方的柱礎則是灰黑色的洗石子,形成黑與白的對比,在西方歷史式樣的造型之下,又透露了一些本地工法。 參考資料:參考資料:傅朝卿,《光復後台南市現代建築》,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出版,頁24-27。
構成聖殿印象的山牆與門廊
柱頭
柱礎
鑑賞重點:挑高的十字天花
從一樓拾階而上,穿越六根古典柱列,進入室內前的過渡空間,是頂部有著十字造型的川堂,十字造型由十字型樑及圓型樑構成,也有著宗教上的意涵,走過此處,接下來便是聖殿了。
鑑賞重點:源自羅馬聖彼得小神殿的圓頂
除了入口處的柱列之外,看西街教會另一個主要意象,莫過於川堂之上的圓頂,由12根古典柱列抬起,柱頭同樣有蛋鏢裝飾,柱身亦有凹槽,根據成大建築系名譽教授的研究,造型是源自羅馬聖彼得小神殿的圓頂。 參考資料:傅朝卿,《光復後台南市現代建築》,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出版,頁24-27。
川堂十字天花與圓頂
圓頂
鑑賞重點:廟宇傳統彩繪遇上聖經油畫
看西街教會的另一項特色,是兩大幅由府城傳統畫師蔡草如繪製的聖經故事油畫。 過往以廟宇門神、壁畫、樑枋彩繪聞名的畫師,怎麼會與教會搭上線?這是由於蔡草如老師居住在離教會不遠處的神農街,與信眾相互認識,當1950年代教堂起建,希望能有畫作裝飾時,信眾第一個想到的便是蔡老師——雖然題材不同,但蔡老師有著繪製門神這類大型畫作的經驗。這兩幅畫也成了蔡老師一生當中唯二的基督教的畫作。 右側的畫作,描繪的是耶穌砸在加利利海邊旁的山坡,為信眾傳福音的場景;左側的畫作,則是耶穌打破了年齡與膚色的藩籬,親近小朋友。 備註:關於油畫作者,一說為兩幅皆為蔡草如老師所繪(教會說法);文史工作者陳仕賢老師經訪問過蔡草如老師之子,其表示僅龍邊為蔡草如老師作品。本介紹呈現教會說法,但並列另一種說法。
聖經油畫-耶穌傳福音
聖經油畫-耶穌與孩子
對視的聖經油畫
鑑賞重點:通往聖殿的天梯與小天使
高聳的樓梯是通往禮拜堂的必經之路,這樣的設計也有其意涵。源自《聖經》創世紀中的「雅各天梯」,說的是門徒雅各在一日的夢境中,夢到上帝的使者(天使)降下梯子,從天上下來,清醒後的雅各,將睡覺之處起名為「伯特利」,也就是上帝殿的意思。 故事中的「天梯」,後來被引申為聯繫神和人之間關係的管道,也如同信徒要前往禮拜堂前,必須走過的樓梯。兩旁以漢白玉打造的小天使,則是故事中天使的具象化,提醒著信眾要以純潔、如同天使般的心,入內來敬拜上帝。
天梯旁的小天使
天梯旁的小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