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一座主祀鄭成功的廟宇
又名鄭氏家廟,位於熱鬧的林百貨、土地銀行附近,朱紅的木柵門配上綠釉瓶欄杆的紅磚牆,沒有太多的繁複裝飾,說明了「宗祠」的本質,除此之外,這裡也是全臺第一座主祀鄭成功的廟宇。
鄭氏家廟的建築共分三進,正殿祀奉鄭成功的塑像,六尺高(約180公分)的神像左手按膝、表情肅穆地傾身向前注視著來往者,身著紅綠配色的文武袍,展現鄭成功亦文亦武的特質。這座神像的由來已久,為1947年府城泉州派藝師的作品,形象則是根據日本人留下的油畫打造。由於鄭成功為中日混血,受兩國崇拜,在廟埕、正殿皆有母子塑像、兒誕石等,說明其出生的歷史。
走進家廟內看著神像、古建築、古井及許多的老照片,讓人有如回到鄭氏家族在台經略大展鴻圖的時光中,也是鄭氏家廟以台南故事影像館身分想訴說的故事,更是台南歷史的藏寶盒。
主祀:鄭成功、董氏、鄭氏先祖
配祀:無
藝品導覽:正殿「鄭成功神像」
鑑賞重點:泉州派名匠的作品
位於鄭氏家廟的正殿,六尺高(約180公分)的鄭成功塑像一手按膝,另一手扶玉帶,身體微微前傾,身著紅綠配色的文武袍,雙眼注視著來往者,散發莊嚴肅穆的氣質。
這尊塑像完成於1947年,已有七十年以上的歷史了,巧手打造的藝師為府城泉州派的「佛仔心」蔡心,為神農街粧佛店「西佛國」的負責人,經手的神像無數,大天后宮鎮南媽、府城隍廟的鎮殿、水仙宮的水仙尊王……都是其作品。
塑造神像的工藝,又稱作「粧佛」,是集雕塑、泥塑、按金彩繪等工法於一身的工藝,除了技術,還需講究神明相貌、衣著、冠帽鞋子等考究。這尊鄭成功塑像,就是匠師依據日本人留下的油畫雕塑而成,神像長方臉無鬚,豐腴大耳,成為鄭成功傳世的形象之一。
「鄭成功塑像」一手按膝,另一手扶玉帶
「鄭成功塑像」-依據日本人留下的油畫雕塑而成
藝品導覽:三川殿「石鼓」
鑑賞重點:造型優雅的門前石雕
石雕因為不容易損壞,往往是寺廟中歷史最悠久的物件。鄭氏家廟前的一對石鼓,歷經家廟修建、道路拓寬,仍矗立在前殿前,見證了家廟悠久的歷史。
所謂石鼓,又稱抱鼓石,指的是在入口中門兩側的構建,上方的形狀如鼓,鼓面常有螺旋蚊,下方設有臺座,可以穩固門柱及安裝門板。
有別於一般廟宇建築採三川門形式,鄭氏家廟將正門位置向內推,形成「凹」字形的入口(稱為「凹壽」),門前的石鼓,螺紋細緻優美,在沒有機器輔助的年代,匠師憑著巧手就能創造出優雅的幾何造型。在鼓面下方還雕飾了靈芝、蔓草,鼓側一邊是松樹與鶴,另一邊是蕉葉與鹿,象徵長壽、招祿等吉祥意涵。
正門前的清代石鼓
石鼓內外側皆有不同的雕花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