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古蹟

兌悅門

建於1836年的兌悅門,俗稱咾咕石城門,位於信義街上是現今府城中唯一還有在通行的城門,信義街以前叫做咾咕石街,我們已經完全無法想像以前經過城門之後就全是水路,載著咾咕石當作壓艙石的船隻在這一帶來來往往,然而滄海桑田,隨著歷史的演變與地形的變異,現今城門的重要性已不可同日而語,台南最早曾有過的14座城門,現在也僅剩這裡還有人在通行。

老舊的城門與信義街上的文青新創店家互相輝映,也代表著台南新舊相容的意義。
信義街上也開了不少特色小店,讓城門邊的這一段小巷弄增添了不少文青氣息,也成為台南繼神農街後另一條擁有在地經典樣貌的老街。​

國定古蹟臺南地方法院(司法博物館)

2016年11月是原台南地方法院修復後開放參觀的大日子,也是台南市當年的一大盛事,建於1912年的原台南地方法院,外觀有著壯觀的圓柱以及圓形的巴洛克式屋頂,進到內部之後就可見到美麗且採光極佳有如奇美博物館大廳一般的壯觀圓頂,圓頂邊的大圓柱雕刻非常精美,地板維持著日治時期原始的維多利亞風格幾何圖形彩色拼花地磚,進到法院裡面猶如進到真實版的近代巴洛克建築教科書中,處處令人讚嘆,這也都是來自森山松之助先生之手,在台灣的16年歲月裡不知設計出多少流傳後世的經典建築。

法院裡目前還保留著法庭、檔案室、保險庫房以及拘留所,法院除了圓頂建築以外靠近永福路這端原本還有一座高塔,但因為毀損嚴重已被拆除,但在法院裡可以見到一個倒掛的高塔藝術裝置,用來紀念現今已不復見的法院高塔,而最近剛剛開放參觀俗稱貓道的馬薩式屋架採限量預約制,熱門程度更是一票難求,由此可見原台南地方法院的建築魅力。

五妃廟

五妃廟位於靜謐的五妃街,四周被老樹包圍,要踩上一階階的石梯才能到達,增加了古廟悠悠的氛圍。和一般奉祀佛道教神明的廟宇不同,這裡祭祀的是由人成神的袁氏、王氏、秀姑、梅姐、荷姐,為鄭氏時期寧靖王的姬妾與嬪妾,歷史記載當施琅攻進台灣時,明寧靖王朱術桂決心殉國,他的五位妃子決定與夫婿共生死,便相繼在明寧靖王府中懸樑自盡,朱術桂親自殯殮五位妃子之後,也自殺殉國。

當時朱術桂將五位妃子葬於南門外的魁斗山,也就是現今的五妃廟,起初只是一個簡單的墳塚,到了清朝才由官員建廟,形成了前面是廟宇,後方是墳塚的特別形式。過去相傳此處一片荒蕪,罕有人煙,還有鬼仔山之稱,對比現今熱鬧的健康路真是難以想像。

五妃廟建於1683年,外觀為一座單進兩護龍式的古建築,而廟內正殿後方就是墳塚正中間的墓碑。整座廟宇的形式小巧,門神則特別畫上了宮女太監,陪伴壯烈成神的五妃娘娘。一旁還有一個小祠堂為義靈君墓,祭祀著當年一同殉死的兩位侍從。

現今的五妃廟早已成為府城歷史旅行的重要景點,裡面環境清幽,綠意盎然,附近店家林立,美食小吃不少,對面還有熱鬧的台南棒球場,是許多人假日踏青的好去處。

主祀:姬妾 袁氏、王氏;嬪妾 秀姑、梅姐、荷姐
配祀:土地公、灶神

藝品導覽:三川殿  宮女太監門神
鑑賞重點:宮女太監做門神

赤崁樓

赤崁樓可說是台南中西區內最主要的古蹟建築,與安平的安平古堡是台南的兩大明星,1652年荷蘭人在此建立普羅民遮城,至此奠定了台南行政商業中心的位置,歷經300多年來幾經整修改建,始有現今的樣貌,內有海神廟、文昌閣及蓬壺書院,外圍草皮上立著國姓爺受降的雕像,總是讓國內外遊客仔細端詳,遙想著當年國姓爺的英姿煥發,最吸引目光的莫過於移自大南門城邊的9塊御碑,由狀似石龜的贔屭所乘載,傳說贔屭為九龍生子之一,生性喜歡負重,也因為贔屭而讓赤崁樓增添不少傳說故事,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
 

到了夜間,赤崁樓周邊點起黃色的燈光,讓古味十足的建築增添不少韻味,常在前方廣場舉辦音樂會,是許多台南市民夜晚最愛的去處,也讓赤崁樓不管是在白天或夜晚都擁有獨特的魅力。

億載金城 (二鯤鯓砲台)

億載金城又名「二鯤鯓砲台」,是一個四方型四周有稜堡且有護城河圍繞的紅色城堡,中央處的草皮則是當時用來操練士兵的所在地,從地圖上看是一個非常勻稱的菱形設計,隨著歷史演進,億載金城已失去軍事據點的作用,轉變為相當受歡迎的景點,三-四月周邊黃花風鈴木盛開時更是絕美,常可見遊客踩踏著天鵝船在護城河中緩緩前進,與生活在此的野鴨及天鵝一同在水域裡嬉戲著。
 

安平古堡

17世紀初荷蘭人以軍商結合的隊伍,於1624年占領今日安平,並建熱蘭遮城為其防禦要塞,全部工程完成於1634年。1662年鄭成功取荷蘭城後,改稱安平鎮,改內城為內府,臺人因此稱其為王城。清領時代,因台江內海逐漸淤積陸浮而失去其重要性,加上清兵破壞熱蘭遮城建億載金城,故日漸荒廢。日治後重建,二戰後乃稱「安平古堡」。目前真正的荷蘭時期遺跡僅存古堡前方外城南城垣的磚牆。老榕盤根,無限滄桑,見證著近400年來的台江的歷史。

1975年配合觀光年計畫,台南市政府整修安平古堡範圍環境,在瞭望台上加一尖型屋頂,牆面漆成白色,就是現在我們看見的安平古堡的模樣。​
 

看西街長老教會

臺南不只有歷史悠久的老廟宇,從19世紀以來就來臺宣教的醫師和牧師,也帶來了悠久信仰與另一番面貌的宗教建築。

馬雅各醫師來臺福音發源地
1864年馬雅各醫師初次來臺,並在之後開始在看西街開設「看西街醫館」,一面行醫,一面進行傳道。但在保守的民風下,本地人對於外來者與外來宗教的排斥,使得馬雅各醫師一度離開臺南,三年後才重返府城,在二老口街(今啟聰學校附近)陸續開設醫館、設立堂會。

進入日本時代,位於太平境的教會正式建堂完成,同時也在看西街成立分會(永樂教會),在牧師與信徒的努力下,1955年分會籌組的禮拜堂竣工,選址在當年馬雅各醫師第一個落腳處附近,也就是今日的看西街教會。

看西街教會的建築,是戰後首批以鋼筋混凝土施作的西洋建築。在狹小的巷弄內,有著圓頂、六柱式門廊山牆的雪白教堂隱身其中。與兩邊的老屋相映,在視覺上帶來的衝擊感,就如同當年府城人初識教會的震撼。

參考資料:傅朝卿,《光復後台南市現代建築》,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出版,頁24-27。
 

鑑賞重點:構成聖殿印象的山牆與門廊

北門錢來也雜貨店

大家一定都記得膾炙人口的偶像劇王子變青蛙,當初偶像劇的拍攝場景就在錢來也雜貨店,當時成了不少影迷爭相朝聖的地標,建於1952年的台鹽鹽工福利社,是一棟傳統斜瓦平房是早期提供鹽工購買日常用品的場所及育樂中心,直到2001年北門鹽場停業才被閒置,2003年的空間再造,讓這棟歷史悠久且具在地產業代表性的老屋煥然一新,牆壁利用當地廢棄的鹽田瓦片、貝殼、蚵殼舖滿整棟屋子牆面,外圍院子也掛了不少貝殼及浮球等裝飾,讓錢來也雜貨店還有個很海洋風的名稱「貝殼屋」,改造完成後委由廠商管理,讓錢來也雜貨店恢復往常的榮景,內部販售的各式古早味零食及在地風格的紀念文創商品,是許多遊客來到北門後一定會去採買逛逛的地方。
 

火山碧雲寺

山裡雲霧繚繞的古剎
位在關子嶺半山腰,背倚山脈,面向廣闊的嘉南平原,山嵐繚繞,火山碧雲寺創建於1808年,至今已超過百年歷史,而「火山」之名的由來,則來自關子嶺「水火同源」的奇景。

從蜿蜒的山路來到這裡,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是彩色泥塑的山門,走進是莊嚴的佛寺建築,內有許多修行者在此出入,能感受到與塵世隔絕的平靜。

信仰佛道教兼容.建築台日風格混合
主神供奉的是佛教的觀世音,但順應著台灣社會的需要,同時供奉了道教信仰的「玉皇大天尊」,與配祀其他道教神祇,反應著台灣人兼容並蓄的信仰。而現有的建築為日治末期與戰後初期所建,風格上融合了閩南與日式的風格,外觀、屋脊、屋瓦都是日式風格,但木結構卻是臺灣傳統建築形式。

主祀:觀音大媽、觀音二媽
配祀:藥師佛、釋迦摩尼佛、阿彌陀佛、地藏王菩薩、玉皇大天尊、才童、玉女、伽藍菩薩、註生娘娘、十八羅漢、迦葉尊者、阿難尊者、韋馱菩薩、護法菩薩、南斗星君、北斗星君

藝品導覽:石獅
鑑賞重點:吉祥物獅子

在傳統廟宇建築中,石獅有著鎮煞避邪的作用,但碧雲寺的這兩座獅子,形象更近似吉祥物。兩獅都直挺挺地立在綵球之上,如同迎接家人回來的家犬,嘴角微微上揚,其中一隻嘴巴微張,上排僅有兩顆牙齒,不像一般獅子形象的滿口尖齒,帶點傻裡傻氣的形象。

關廟山西宮

關廟人的精神、生活與文化中心

講到鳳梨、竹筍、關廟麵,物產的豐富,使得關廟的知名度遠高於許多鄉鎮,但很少人知道的是,「關廟」之名的由來,來自地區的大廟「山西宮」主祀「關聖帝君」,而有了關廟之名。 相傳創建於鄭氏時期,至今已超過三百多年歷史,現在的山西宮歷經修建,是四層樓高的宏大廟宇,廟埕前接壤著關廟菜市場,而廟宇市場間的道路則聚集了各式在地小吃,拜拜、買菜、吃東西,一應俱全。

如果說廟宇是鄉鎮的「文化中心」,1982年新建的山西宮建築,邀請了府城彩繪名師潘麗水、潘岳雄,完成了16幅巨大門神、15幅壁畫與為數眾多的樑枋畫,每一幅畫都蘊含了傳統故事、道德精神以及藝師的功力。 關廟山西宮遶境暨王醮祭典 十二年一科(十二年舉辦一次),為台南市的市定民俗。

山西宮的王醮祭典,相較於其他廟宇,是將「請水」、「請王」儀式合併舉行,別具特色。

近年因出身關廟的大聯盟投手王建民到關廟都會來參拜而聲名大噪,廟內也有不少王建民的剪報及看板,成了球迷另類的追星處。

主祀:關聖帝君
配祀:關平太子、周倉將軍、十八羅漢、迦藍爺、孔子、北斗星君、南斗星君、註生娘娘、天上聖母、玉皇上帝、東嶽大帝、觀音佛祖、韋馱尊者、司命灶君、福德正神、馬使爺、虎爺

×
×
【New Balance】 NB 復古運動鞋